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新闻

【师者楷模】医学院教师李振:奋斗三尺讲台 逐梦教育理想

发布时间:2022-09-05作者:来源:新闻网供稿审核:浏览次数:1720

李振,医学院教师。教学26年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树人,传播知识塑造灵魂。他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学生身上,他工作早出晚归,在课堂、实验室、工厂车间,随处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着身边每一位学生。

善于学习,志存高远立目标

李老师常用一句话鞭策自己:“我们共同的职业是学生”。他先后讲授过《药理学》《药理学实验》《新药研究与开发》等课程。每一门课,他都当作检验自己、挑战自我的机会。为提高教学效果,他多方拜访国家级教学名师,学习不同的教学风格,探索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看似简单的备课,他常常到晚上十一二点,反复推敲和琢磨,“授课不完,备课不止”。他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讲授的《药理学》先后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山东省一流本科线下课程,《药理学实验》被评为校级创新型实践课程荣获中国药理学会第一届青年基本功竞赛二等奖、山东省高校教师微课比赛三等奖、第十四届教育部多媒体课件比赛优胜奖荣获临沂大学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信息化教学比赛二等奖、教学创新比赛二等奖、教学改革突出贡献奖、优秀教学奖。

在学习中提高水平,更在学习中汲取正能量、提升人生的品质。李老师常说,人若要在繁杂的事务中充满前行的力量,一定要树立高远的目标:做事情要为了对他人有益而不是先考虑自己的得失,心存淡泊,做事才会专注,才会持久。“哪怕有微光萤火,也要捧出来温暖这个世界。”他知行合一,生活中时刻享受工作的乐趣奉献的快乐。他主持或参与山东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山东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临沂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12项,《基于行业胜任力的制药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等9项教学成果分别荣获第九届山东省教学成果(高等教育类)二等奖、临沂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言传身教,创新引领教学生

李老师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他恪尽职守,为人师表,立德树人;善于思考,严谨治学,勇于担当。在教学工作中,倾注着自己全部的心血,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个性化课堂讲授风格。他爱生如子,六十多次为困难、生病学生捐款;他热衷于教学,始终抱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把百练不厌备课当成提升自己基本功的法宝,把三尺讲台当成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舞台,备课-授课-答疑-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慕课、微课到精品课堂、课程思政、教学创新课堂,都有他忙碌的身影。“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秉承这种理念,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注重教材与最新研究成果的融合、注重学生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统一他善于案例教学,以问题贯穿课堂,启发学生学会思考,引导学生学会学习。2017年,《药理学》智能云课程建设获批教育部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他带领团队教师利用云班课、雨课堂等信息化移动教学平台,探索性开展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他积极弘扬沂蒙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学科最新研究进展,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学生实验的开展,技能大赛的参与,李老师始终秉承“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原则,他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培养学习踏实、勤奋的学习态度。经他指导的学生,有20余篇论文荣获校级优秀学士毕业论文,2篇论文荣获山东省优秀学士毕业论文在全国药学/中药学实验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山东省大学生医药生物技术实验技能大赛等多项国家级、省级大赛中获奖71项,100余人次,授权发明专利3项,发表科研学术论文12篇。他教学理念前瞻,痴心于教学改革研究,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所指导的学生83人考取硕士研究生,他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山东省创新创业教育导师。

勤耕不辍,潜心攻关做科研

科学研究是教学的助推器,李老师勤耕不辍,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他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2项。平时教学工作繁重,周末、节假日和晚上便成了他开展科研的黄金时间,年头到年尾没有休息时间。近年来,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荣获临沂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临沂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8项。

李老师最大的爱好是工作,工作科研,他乐此不疲。如果说搞科研要耐得住寂寞,他从不觉得这个过程是寂寞和枯燥的,而是充满了乐趣和热情:像是打磨精品的工匠,在重复和创新中不断提升、不断积淀,做到精益求精。他的创新意识也不断升华,促进了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开展。学生常说,在李老师身边,经常能听到耳目一新的内容,他不忘科研和教学的有机结合,能够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教学效果。

大力推动,用心服务带团队

老师有很多“头衔”,在校内,他是临沂大学医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制药工程系主任。在校外,他是中国药理学会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化疗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药理学会理事。先后被鲁南技师学院、翔宇商学院聘请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制药技术重点专业建设咨询专家、客座教授。

作为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和专业负责人,他视专业如生命,注重年轻教师的培养,以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团队的整体提升为己任。制定行之有效的教研方案、听课计划,每一个学期组织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坚持听课、评课,他把课堂督导当成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的有力手段,通过听课,掌握老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帮助学生和老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指导的教师多次获奖,所带领的团队先后荣获临沂大学优秀教学团队、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优秀“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所负责建设的专业先后被评为临沂大学校企共建专业、特色专业、山东省卓越工程培养计划项目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5年,着手开始推动专业认证工作,提出了“三年两步走,五年创一流”的专业建设目标,从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到专业实验室的规划、教学内容融合及教学模式的改革;从专业认证、工程教育认证的申请到自评报告的撰写,无不凝聚着其辛勤和汗水。2020年,制药工程专业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实现了“工程教育认证+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双突破。目前,其专业建设模式已在省内外十余所高校推广、示范。

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李老师奋斗并快乐着。多年来,他以热爱教育的定力,执迷于教书育人,坚守精神家园先后荣获临沂大学师德标兵、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优秀教师、最美党员、教学名师、“课程思政”教师名师等荣誉称号。

编辑:张慧芳  责任编辑:房霞  审核:谢成才